今天是:   欢迎您访问“绵阳师范学院 城乡建设与规划学院”网站 学校网站  |  加入收藏  
人居环境学院
 
当前位置: 首页>>学院概况>>学院动态>>最新动态>>正文
人居环境学院城乡规划专业探索社区共建育人新模式
2025-04-29 09:22  

4月24日,人居环境学院与汉仙桥社区联合主办的“智汇社区·众创美好”居民参与式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优化工作坊和“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优化方案征集”活动在汉仙桥社区活动中心顺利进行。活动以“校地协同、居民共创”为核心,通过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,探索高校服务社会、专业赋能基层治理的创新路径,也为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生动的实践课堂。

高校智慧下沉社区,专业实践服务民生

作为高校城乡规划专业“产教融合”的重要实践,本次工作坊集结了人居环境学院城乡规划专业《建筑设计专题二》23级师生团队、社区工作者、社区老年、青年、商户、残障人士、物业公司、共建单位等居民代表,通过参与式设计研讨等环节,对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优化提出建议方案。

本次工作坊既是将《建筑设计专题》《城市社会学》课堂搬到社区的“翻转教学”,是高校结合专业建设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创新体现;同时也是“新工科”背景下教学改革的一次突破,推动学生从“纸上绘图”转向“落地服务”,是社会责任感和协同创新能力培养的创新实践。通过工作坊的活动参与,同学们倾听居民需求,深化了对“以人为本”空间规划设计理念的理解。

居民参与+专业指导,共绘社区美好蓝图

工作坊创新采用“1+1+6”协作模式(导师团队+校外专家指导+6组居民与同学混编小组),聚焦助老设施、儿童友好空间、青年社交场景等差异化需求展开头脑风暴,工作坊设置“痛点贴纸”“愿景地图绘制”等可视化工具,让居民需求“看得见、摸得着”。

此次受邀的绵阳市勘察设计行业专委会主任丁吉安教授结合自身近40年丰富的从业经历,为同学们分享了社区建设优秀案例,并现场指导相关工作。同学们不仅近距离接触行业前沿知识与实战经验,还对绵阳市的城市发展建设的历史有了更全面的认识。

校地合作答时代新题,共育应用型规划人才

闭幕环节,由全体参与者现场对设施改造优先级清单进行民主表决。最终形成的改造清单将作为社区下一步工作的“行动指南”,纳入社区“民生微实事”项目重点工作。汉仙桥社区党委书记王兴关指出:“高校师生深入社区基层一线,既能将论文写在基层,又能为基层治理创新提供专业技术支撑,注入更多智慧活力”。

“以前是政府‘配菜’,现在是居民‘点单’”。汉仙桥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彭业菊表示,“工作坊让居民参与式规划与设计不仅可以让后期改造更精准,同时也更进一步增强了居民朋友的主人翁意识。师院师生则发挥专业优势,协助居民将碎片化建议转化为更加科学的方案,实现“需求表达”与“专业支撑”无缝对接。”

未来,城乡规划专业将结合课程建设常态化开展各种特色参与式规划项目,赋能社区建设。高校与社区的持续联动,不仅为社区建设注入专业力量,也为创新基层治理模式提供了新时代的“高校方案”。

(文:邱莎莎 何春琳 王莉珊 图:吉日子尔 袁坤竹 审核:张华 朱兵 崔勇彬 杨进)

关闭窗口
Copyright © 绵阳师范学院 城乡建设与规划学院 版权所有  地址: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仙人路一段30号  邮编:621000
电话:0816-2202681 2202691  邮箱: cjxy_mnu_2013@sina.cn  蜀ICP备05006457